所在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 > 平橋文學 > 瀏覽
2018-02-11 來源:平橋區(qū)二小 作者:張梅
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 地球繞太陽轉(zhuǎn)了一圈,劃出了春夏秋冬,經(jīng)歷了風霜雨雪,又回到了原點。在外的游子,是否已經(jīng)背起行囊,行在回家的途中?
多少個寂寥的夜晚,一瀉千里的銀光將思緒拉扯到故鄉(xiāng)的方向,童年的小村莊,是心靈永遠棲息的地方,那些金色的歡暢時光總是能修復世事帶來的疲憊與累累傷痕。 那些青磚紅瓦房里,藏著我們的鐵盒和木匣子,里面的東西你是否還記得?彈珠、鐵片、彈弓,香卡、紅蠟頭,明信片和賀卡,還有小紙條,每一件物品都是一種快樂,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秘密,它們記載著我們兒時七彩的故事。 門前的老槐樹是否依然挺立著,撐起一片陰涼?五月里,潔白清香的槐花是我們最渴望的美味。大人們拿著箍著鐵鉤的竹竿去夠那一串串的花朵,我們就淘氣地爬上高高的樹叉,摘一片葉子,放在唇上,吹起不成調(diào)子的旋律,不亦樂乎! 老槐樹下常常會有一個石磨盤,人們已經(jīng)不用它了,成了咱們小孩子的“玩具”。爬上爬下,躲來躲去,做扮演游戲把它當房間、當廚房、當城堡、當戰(zhàn)場,總有無盡的樂趣。石磨漸漸被咱們磨平,磨亮,和老槐樹一起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偶爾的歸來,陪伴! 兒時的我們總是四處奔跑,故鄉(xiāng)的土地和小路似乎總是充滿著神秘,吸引我們?nèi)ヌ絺究竟。大人們好像什么都會種!各種蔬菜,新鮮美味,那時的黃瓜、西紅柿、白茄子,我們隨手就摘來在旁邊清澈的小塘里洗洗就吃,那種天然的純粹的味道你是否還記得?還有紅薯、胡蘿卜、土豆,我們都有小鏟子,總是跟在拿著鐵鋤的大人后面捯飭,偷偷在野外烤熟了吃,香噴噴的,是常有的事。 我們用泥土做小人,弄得滿手起倒刺;我們用高粱竿做眼鏡、做小拉琴,割傷了手指;我們用苦楝樹結的子當豆,地上到處是我們用手撓出來的小坑;我們挖蚯蚓,在池塘里釣海蝦;也趁沒人的時候,去荷塘里采蓮花……那時的游戲都在大自然中,我們感受到最真實的美。那時的游戲都和小伙伴一起,我們擁有最可愛的朋友。那時的游戲都是自己在動手,我們總是有著無限的想法和創(chuàng)意。如今,什么樣的美打動了我們?如今,我們常常聚會,是否仍然感到孤獨?如今,我們是否總是胡思亂想,缺乏行動力? “胡馬依北風,越鳥巢南枝。”故鄉(xiāng)永遠是我們眷戀的地方!一路上風塵仆仆,世事艱辛無常,夜深人靜時,獨飲一杯鄉(xiāng)愁,聊以慰藉。別再猶豫,過年了,回趟老家吧! 回到那片故土,觸摸斑駁的墻頭,眼前浮現(xiàn)的是母親做鞋做衣的身影,浮現(xiàn)的是父親修繕工具的脊背,還有我們玩耍時銀鈴般純真的笑聲。 回到那片故土,擁抱那棵久經(jīng)風霜的孤獨的老槐樹。明年是否依然綠陰如蓋,花色清新?回味槐花的甘甜,祛除繁華深處的燥動,心靈單一而純凈。 回到那片故土,走在田埂小路上,遙望四野,廣闊無邊的大地讓煩惱變得渺小。那里有我們的游戲的足跡、奔跑的身影,童年的小伙伴如今都在哪里?那時的我們誠誠懇懇,說一句是一句,愛恨都不遮掩,吵架之后,拉個小手,又在一起玩。 回來吧,陪父母逛逛熱鬧的鄉(xiāng)村集市,陪親人聊聊家長里短。除夕的夜里,一起祭祖,包包餃子,聽聽母親的嘮叨,聽聽父親的囑咐。初一的時候,串門拜年,父老鄉(xiāng)親,互相問候祝福!回到這個安全的港灣,接接地氣。這里有最簡單的道理、最純粹的感情,可以撫慰心靈,卻常常被我們遺忘! 席慕蓉說,故鄉(xiāng)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,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。故鄉(xiāng)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,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。別離后,鄉(xiāng)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,永不老去! 過年了,回老家看看!帶著赤子之心,再出發(fā)! |